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色彩风格

        汉南:“1+N”立体救助唤起希望

        【字号:      时间:2022-10-13      

         “生活就是要向前看。谢谢你们这段时间不遗余力的帮助,我会好好生活的。”日前,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检察院检察官杨柳接到救助申请人肖某的电话。电话那头,肖某满怀希望。

        2021年3月的一个下午,肖某骑着电动自行车行至汉南区解放村路口,与驾驶无号牌摩托车的张某发生交通事故。这次意外造成肖某脑外伤引发器质性精神障碍,被鉴定为七级伤残;开颅手术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;脾破裂栓塞术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。
        2022年6月,法院判决张某赔付肖某因事故产生的各项费用44万余元。因张某驾驶的无牌照摩托车并无相关保险手续,且本身家庭困难,案件虽经法院判决,但赔偿始终无法到位。车祸致残让肖某丧失劳动能力,其尚未成年的儿子因先天性软骨病常年卧床,女儿也身患残疾,高昂的医药费和生活重担让肖某一家陷入困顿。
        2022年7月中旬,汉南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访基层时了解到这一情况,告知肖某可向检察机关寻求帮助。随后,该院收到肖某的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申请。“该案民事执行程序还在进行中,被执行人无赔偿能力致使赔偿至今未到位,可当事人经不起等待,我们得想想办法。”杨柳初步审查了肖某提供的材料,认为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,便指导其补充材料,向检察机关申请司法救助。
        经调查核实,7月下旬,该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,并第一时间与区法院沟通,达成共识,开展联动司法救助,为肖某申请到10万元司法救助金。
        “司法救助能缓解燃眉之急,但对这个缺乏经济来源的家庭,还需要长效救助机制。”汉南区检察院采用“1+N”立体救助模式,主动向区委政法委汇报案情。在区委政法委的协调下,检察院、法院、民政局、妇联及街道召开联席会议,就肖某的实际困难谋划长远救助之策。
        目前,肖某的司法救助金已发放到位,街道将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其最大限度的社会救助,区民政局根据相关规定启动了“阳光慈善”救助基金,肖某儿子的低保也在办理中。